“欧盟终于低头,换来的却是史上最大单的‘赎身契’。”7月27日深夜,苏格兰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镁光灯闪成一片,特朗普和冯德莱恩并肩而立,宣布“历史性协议”:美国把刀口从30%关税降到15%,条件却是欧盟马上掏7500亿美元买美国液化天然气、原油和军火,再在美国本土砸6000亿美元建厂、扩产、买设备。 7500亿美元什么概念?相当于德国2024年全年公共预算还多出1000亿。更扎心的是,这批能源的到岸价比俄罗斯管道气贵出至少三成。欧洲企业算过账:德国巴斯夫、荷兰壳牌这些用能大户,如果全部改用美国LNG,一年光能源成本就要多烧掉120亿欧元,利润直接蒸发两成。可冯德莱恩在现场只挤出一句“这是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结果”,就被媒体当场拆台——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随后怒批:“这份协议严重失衡,是用欧洲就业岗位给美国页岩气产业输血”。 6000亿美元投资同样带着“霸王条款”。白宫要求这笔钱80%流向芯片、制药和汽车,且必须在美国“铁锈带”建厂。换句话说,欧盟企业掏钱帮美国升级基础设施,回头再用美国厂房和美国工人生产出产品,出口回欧洲,和本土制造商打擂台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连夜发声明:大众、宝马在北美扩产的钱还没回本,现在又要被“二次抽血”,一旦产能落地,欧洲本土30万汽车岗位岌岌可危。 更魔幻的是谈判时间线:5月特朗普刚把关税威胁调到50%,欧盟内部还在讨论反击清单;6月他把数字砍到30%,布鲁塞尔就开始松口;7月27日谈判截止前72小时,冯德莱恩直飞高尔夫球场,带着7500亿能源订单和6000亿投资承诺连夜签字。一位随行的欧盟外交官私下告诉路透社:“我们本来准备了1000亿欧元报复关税,可白宫一句‘8月1日不开玩笑’就让所有人闭了嘴”。 金融市场用涨跌写下注脚:协议刚一落地,欧元兑美元跳涨20点,欧洲汽车股集体高开;可不到两小时,大众、宝马回吐全部涨幅,因为分析师发现15%关税依旧高于欧盟对美现行税率,而美国能源溢价将长期吞噬企业利润。 故事说到这儿,只剩一句大白话:欧洲用自家钱包,帮美国填了贸易逆差,还顺便给对手递了刀子。7500亿美元买气,6000亿美元建厂,换来一个15%的关税数字——这不是协议,是明码标价的“保护费”。 信息来源: 央视新闻7月28日报道《美欧达成15%关税协议》;新华社7月27日快讯《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宣布美欧新贸易协议》;中国经济网7月28日《欧盟将开放20万亿美元市场并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》。 留言区交给你们:这笔买卖,欧洲是止血还是大出血?
评论列表